在數碼的時代裡,大家或難以想象黑白無聲的默片曾經盛極一時的年代。我們第三個講座題為「尋夢源:從香港電影的起點到朱石麟作品的現代性」,嘉賓講者將分享《中國電影溯源》和《故園春夢 — 朱石麟的電影人生》兩本電影好書,與觀衆一同尋找中國電影的「祖宗」,探討它的流變;又細味電影研究學者的心得,追尋中國電影史上一位舉足輕重的導演朱石麟給中國和香港電影帶來的影響。講座將以放映默片《香港風景》(1936)而展開,由默片伴奏家恩尼‧哥柏斯作現場鋼琴伴奏,讓觀衆一嚐早期電影的觀賞體驗。
可供研究中國早期電影的影片和文獻極度匱乏,有賴學者、研究者們和各地電影資料館的努力,電影史的脈絡才得以逐漸呈現。《中國電影溯源》從史料出發,呈現早期中國電影的面貌,並思考中國電影在觀念與藝術形式上的初始狀態。至於別具人文關懷的朱石麟,跨越默片、聲片年代,戰前戰後的各個時期,屢有傳世佳作。觀衆可從他三十多年來的電影生涯中,窺見1960年代以前涉及中國和香港電影史的縮影。
11月27日(星期六)
下午3時至4時現場地點*:香港電影資料館 (毋須報名;名額70人,先到先得;有興趣人士可於講座前30分鐘於電影院入口輪候入場,額滿即止。)
*:因應疫情關係,講座舉行的場地會就情況需要而實施特別開放安排及防疫措施,參加者出發前須留意相關場地網頁的最新消息公布。
網上平台: 優遊香港博物館 YouTube及Facebook
講者: 博物館專家顧問 (電影) 何思穎、《中國電影溯源》及《故園春夢 — 朱石麟的電影人生》研究員藍天雲
主持: 香港電影資料館助理館長郭靜寧
默片放映: 《香港風景》(1936)
現場伴奏: 資深音樂創作人及默片伴奏家恩尼‧哥柏斯
《中國電影溯源》 《故園春夢 ─ 朱石麟的電影人生》
免費參加;以粵語進行
電話:9607 9858 / 3549 6586(2021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逢星期一至五上午10時至下午6時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