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管理十五间博物馆及两个艺术空间,各有不同重点和主题,它们主要涵盖艺术、历史和科学三大范畴,并抱持同一理念:就是带给大家精釆的文化体验。
博物馆肩负购藏、修复和展示文化与文物的重任,并以富教育性和趣味性的演绎手法与大众分享文化瑰宝,博物馆亦就各文化范畴进行研究。大家能透过文物观赏,追溯历史源流、了解世代的生活环境和探求当中蕴藏的思想文化。保存这些宝贵的文化资产,让它们承传下去,是博物馆对当今社会和后代的长远承诺。
香港文化博物馆是一所探讨本地多元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内容涵盖香港丰富的生活与创意文化,重点包括设计、流行文化、摄影及粤剧。该馆亦会不时引入世界各地的文化艺术展览与观众分享。
香港历史博物馆致力搜集和保存本地及华南地区的历史文物,藏品数量逾 170,000 件。博物馆于 2024 年 11 月 27 日起开放更新常设展览第一阶段的「香港多面体」展览系列,以专题内容形式探讨本地的社区发展、外籍族群及海外华人的联系等不同课题。
香港科学馆透过富教育性及启发性的互动展品,以深入浅出和亲身体验的方式,让参观者了解科学原理及科技发展。科学馆亦是本地联系世界各地科学博物馆和组织的桥梁,以合力推广科技发展新知。
香港太空馆是一所推广天文及太空科学知识的天文博物馆,其设计独特的蛋形外壳,早已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地标之一。馆内的天象厅装设有直径达 23 米的半球形银幕,可利用数码天象投影系统播放天象节目及立体球幕电影。
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主要介绍抗战历史及香港海防和军事历史。博物馆位处鲤鱼门海峡,馆内常设展览设有「抗战主题展览厅」,此外还有户外史迹径。访客可以从中感受鲤鱼门海峡的军事历史氛围,更可欣赏自然景致之美。
孙中山纪念馆是为纪念备受推崇的革命家孙中山先生而设,纪录了他的生平事迹和革命事业,更特别著述出他与香港的密切关系。纪念馆座落于近百年历史的法定古迹「甘棠第」内。孙中山纪念馆已于 2024 年 5 月 1 日起暂时关闭,以优化常设展厅的设计及展示内容,并进行维修和改善工程,預計於 2025 年下半年重開。
三栋屋是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客家围村,于 1981 年列为法定古迹,1987 年重修成三栋屋博物馆后,正式开放予市民参观。2016 年 6 月,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办事处在三栋屋博物馆设立「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作为其展示和教育中心,透过多元化的教育和推广活动,包括举办展览、讲座、研讨会、传承人示范和工作坊等,提升公众对非遗的认识和了解。
博物馆致力保存珍贵的文化财产,冀它们可以留传后世。文物修复办事处则为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辖下博物馆提供不可或缺的专业文物修护及支持服务。修护工作主要分为「保护」和「修复」两方面。「保护」,就是通过日常环境监控,消弭虫害及控制人为因素(如不当或疏忽处理),保存文物。「修复」,即针对性地根据文物的状况和需要,利用先进的科技及仪器,施行合适的修复工序。